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9-21 08:57 浏览次数:
大唐玄宗天宝十二载(753),秋风萧瑟,树叶飘零。
宣州城北,敬亭山。
52岁的大诗人李白漫然独行,山势绵延回环,仿佛张开了怀抱,拥抱着诗人内心沉重的孤独。此时,距李白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10年。流离漂泊,世态炎凉,本不足道,但“安社稷、济苍生”的壮志难酬,却令李白深深地感到悲愤和无奈。宣州的友情和风物,慰藉着李白的苍茫情怀;敬亭无语,承载着浩瀚的寂寥与孤独,与李白的心境产生了奇妙的呼应。在群鸟飞翔、云卷云舒之际,李白停下彷徨已久的脚步,凝目青山,朗声长吟道:
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
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。
这首诗就像是信手拈来,平实如话。这首题为《独坐敬亭山》的小诗,千载以来被推崇备至,如宋代学者顾乐在《万首唐人绝句选评》中所论“命意之高不待言,气格亦内外俱作,五绝中有数之作”,成为历代习诗者必读之作、历代唐诗或李白研究者必论之作,现在仍被列入小学课本。于是,说汉语、写汉字的人,几乎都知道宣州的这座名山。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”敬亭山绝好地印证了这句话。
敬亭山之“仙”,是指一代“诗仙”李白。似乎还没有哪座山像敬亭山这样,因诗和诗人而成名。
李白(701—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少年时居蜀中,读书学道。25岁出川远游,遍访名山,后来客居湖北、山东等地。41岁奉诏任翰林供奉,因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,他被迫离开朝廷,开始“浪迹天下,以诗酒自适”。在开封梁园,李白收到一封家书,信中写道:
宣州自古为名邑上郡,星分牛斗,地控荆吴,为天下之心腹,实江南之奥壤。既有山川之胜,又兼海陆之富。永嘉以后,衣冠避难,多来江左,六朝文物,萃于斯邑,至今余风犹存,虽闾巷之间,吟咏不辍……吾兄曷兴乎来!继余霞成绮之句,赋临风怀谢之章,舍兄其谁哉!
李白把目光投向江南。
宣州注定迎来了千年荣光。
“尔佐宣州郡,守官清且闲。常夸云月好,邀我敬亭山……”(《寄从弟宣州长史昭》)753年,应宣州长史李昭之邀,李白随着秋风来到宣州。多年的漂泊生涯,寄人篱下,和政治理想的破灭,使李白豪放的外表下深深地隐藏着一颗孤苦难抑的心。从弟李昭、从叔李云和太守宇文审(天宝元年,宣州曾改为宣城郡,刺史改为太守,下有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参军佐官各一)、侍御史崔成甫,包括后来众多的宣州文人官员,他们的热情、真诚,让李白感到安慰、温暖。还因为宣州有谢朓,有敬亭山。
李白对谢朓感情十分特别,他曾在自己的诗中引用、点化谢诗有数十处,以致清代大诗人王士禛说他“一生低首谢宣城”。这可能存在一种相怜相惜之情。谢朓离开宣州后身陷小人堆中,两度被动卷入宫廷政变,35岁即死于监狱。“解道澄江净如练,令人长忆谢玄晖”,李白扼腕叹息。亲自来到了宣州,来到了敬亭山,李白明白了谢朓心寄于此的原因。
敬亭山一如既往,展开开阔的胸怀,接纳每一个出世入世者,感受他们的心跳,倾听他们的心声,抚慰他们的心灵。
李白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对应。
我家敬亭下,辄继谢公作。
相去数百年,风期宛如昨。
登高素秋月,下望青山郭。
俯视鸳鹭群,饮啄自鸣跃。
夫子虽蹭蹬,瑶台雪中鹤。
独立窥浮云,其心在寥廓。
时来一顾我,笑饭葵与藿。
世路如秋风,相逢尽萧索。
腰间玉具剑,意许无遗诺。
壮士不可轻,相期在云阁。
这是李白的长歌《游敬亭寄崔侍御》(按:唐代侍御史属台院,与殿院、监院并列为监察官,玄宗后亦为观察使佐官之加官,宣州很多诗歌都与侍御史、监察御史相关),既缅怀谢朓,也自感萧瑟,但始终志气不灭。
自此,李白在宣州题咏不断,成为宣州最珍贵的文化名片。
李白就这样停下了脚步。
这是李白为宣州的“停留”,而不是以往他在各地的“经过”。此时,李白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,他以后的人生会与这里结下如此深厚的渊源。宣州,成为李白晚年主要的身心栖息之地。
山川秀美,人文厚重,民风淳朴;经济发达,交通便利,与越州、润州同为当时江南三大中心城市,是宣歙观察使(707年设)、江南西道按察使(720年设)的治所;官员政绩颇佳,雅擅诗文,喜爱结交高人名士——这些是李白留在宣州的外在原因,而根本原因还是他自身的遭际,以及他无处安放的孤寂灵魂——这是繁华盛唐的悲哀,这是大唐由极盛转向衰落的无奈,但这是宣州的幸运。
在宣州,畅快的游踪、豁达的精神、沉郁的心境、敏锐的诗情矛盾而又统一地交织在一起,在李白的胸中翻涌,从他的笔端喷薄而出,成就了一篇篇绝世华章。
他与宣州友人追寻谢朓遗踪,敬亭山、宛溪、句溪、清溪、响山,与友人以笔交心,率性地表达着他的情感。
佐政宣州的崔成甫同李白相识于长安,李白游历潇湘时再遇崔成甫,结为知交;后崔成甫因得罪权相李林甫而被贬金陵,与李白重逢,崔成甫曾作《赠李十二白》一诗,李白亦为他的《泽畔吟》20章作序。他乡遇故知,都是沦落人,可谓悲喜交集。崔成甫政余便做了李白的“全陪导游”,李白为崔成甫赠诗不下10余首,多是长歌和名作;还有他和宇文太守等人的酬唱及游历、宴饮、赏玩等诗作,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宣州的山水风物、生活习俗和社会面貌。
李白的《赠崔侍御》写道:“长剑一杯酒,男儿方寸心。洛阳因剧孟,访宿话胸襟。但仰山岳秀,不知江海深……”高度赞美崔成甫,然后笔锋一转,“高风摧秀木,虚弹落惊禽”,最后“谁怜明月夜,肠断听秋砧”;既是感叹崔成甫的遭际,其实也是对自己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的不平。
宛溪霜夜听猿愁,去国长为不系舟。
独怜一雁飞南海,却羡双溪解北流。
高人屡解陈蕃榻,过客难登谢朓楼。
此处别离同落叶,朝朝分散敬亭秋。
这首《寄崔侍御》写出了他们特定的遭遇和心情,看起来格调略显低沉,诗句虽情思哀婉,却又蕴含清新、劲直之气,耐人咀嚼品味。中间两联对仗严整,用典无痕,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,读起来气畅意达;结语为形象化的比喻,境界清空淡远,有不尽之味。全诗哀而不伤,通透蕴藉,极具审美价值。
“时游敬亭上,闲听松风眠。或弄宛溪月,虚舟信洄沿。颜公二十万,尽付酒家钱。兴发每取之,聊向醉中仙。过此无一事,静谈秋水篇。君从九卿来,水国有丰年。鱼盐满市井,布帛如云烟。”(长歌《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》)从这首诗中可以得知,当时的宣州市井繁华,商贸发达。
“敬亭一回首,目尽天南端……下视宇宙间,四溟皆波澜……”(《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》),俯瞰宇宙,四海波澜,是何等地开阔壮美!
“合沓牵数峰,奔地镇平楚。中间最高顶,仿佛接天语。”(《独坐敬亭山》之二),这是神驰平野,心聆天语。
“背风振六翮,对舞临山阁。顾我如有情,长鸣似相托。何当驾此物,与尔腾寥廓。”(《宣城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》)托物言志,豪气干云。
“何意苍梧云,飘然忽相会?才将圣不偶,命与时俱背。独立山海间,空老圣明代。知音不易得,抚剑增感慨。当结九万期,中途莫先退。”(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》)他说,我这个飘然如苍梧浮云的人,在这里与你相会。才高而不得明主任用,命运与时势都不顺利。独立于山海、村野之间,竟然在圣明时代白白老去。难得有你这样的知音,令我抚剑感慨万分。我们都应矢志不移,定下九万年之约,谁也不得中途退却——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困境,李白从来都不曾颓丧。
宣州南郊有好水,名“清溪”,清溪与宛溪交汇处有潭,潭水深不可测,行舟其上,水声回应作响,故名“响潭”。潭边有座葫芦形小山,因潭名而为“响山”,响山上有严子陵古钓台遗址。宛溪经响山、鳌峰自城东向北流,与句溪合流入水阳江,绕敬亭山而下,最后注入浩浩长江。而清溪至敬亭山一线的山水,就是一条诗画长廊,这条长廊,最初就是由李白的诗歌造就的。
《宣城清溪》:“青溪胜桐庐,水木有佳色。山貌日高古,石容天倾侧……”
《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,余时登响山,不同此赏,醉后寄崔侍御》(长歌,二首):“九日茱萸熟,插鬓伤早白。登高望山海,满目悲古昔。远访投沙人,因为逃名客。故交竟谁在,独有崔亭伯……”“九卿天上落,五马道旁来。列戟朱门晓,褰帏碧嶂开。登高望远海,召客得英才……”
李白在响山诗意高涨,作诗多篇。《九日登山》(长歌,一作《登响山》):“古来登高人,今复几人在?沧洲违宿诺,明日犹可待。连山似惊波,合沓出溟海……”《九日》:“地远松石古,风扬弦管清。窥觞照欢颜,独笑还自倾。落帽醉山月,空歌怀友生。”
《题宛溪馆》:“吾怜宛溪好,百尺照心明……”水深百尺,水色清明,临水照心,水清心明。
《过崔八丈水亭》:“高阁横秀气,清幽并在君。檐飞宛溪水,窗落敬亭云。猿啸风中断,渔歌月里闻。闲随白鸥去,沙上自为群。” 南宋诗论家严羽曾评此诗:“前两句,摄语意俱尽。取境甚夷,不求高,亦不堕下一格,此政太白以浅近胜人处。”
《送友人》:“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”青山,流水,红日,白云,相互映衬;孤蓬随风,班马长鸣,有声有色,气韵生动,自然美与人情美完美交融。朱谏《李诗选注》评曰:“句法清新,出于天授。”此后,这条汇入宛溪的小河上的这座小桥,就叫“别士桥”。
《谢公亭》:“谢亭离别处,风景每生愁。客散青天月,山空碧水流。池花春映日,窗竹夜鸣秋。今古一相接,长歌怀旧游。”宣州北郭宛、句二水合流处有一亭,为昔年谢朓送好友范云赴零陵之地,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”,青天、明月、空山、碧水,开阔而又寂寞;春花映日、自开自落,秋竹夜鸣、清凉寂寞;在缅怀遐想中,仿佛再见古人的风貌,又与谢朓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。
李白青年时代曾“修道”,同时也喜欢结交僧人。他来宣州写的第一首诗,就赠给敬亭山僧会公(长歌《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,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,因有此赠》):“我随秋风来,瑶草恐衰歇……开堂振白拂,高论横青云。雪山扫粉壁,墨客多新文。为余话幽栖,且述陵阳美……”李白笔下的会公,手挥拂尘,高谈阔论;墙上画着山水,朋友写着诗文,商讨幽美的隐居之地,实在是“不羁才子”的形象。
灵源寺僧仲濬是李白的老乡,雅擅抚琴,李白赞他“风韵逸江左,文章动海隅。观心同水月,解领得明珠”(《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》),他也是个文人雅士。“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客心洗流水,余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”(《听蜀僧濬弹琴》)这位来自峨眉的僧人,抱着名琴绿绮,随手一挥,美妙的乐音从指尖流淌而出,仿佛山谷的风吹拂着青松,令人陶醉,心灵瞬间获得平静,如被流水洗涤。悠扬的琴声和着薄暮的钟声,不知不觉间,青山已被暮色笼罩,重重叠叠的秋云布满天空。诗句戛然而止,意境未绝,美妙的琴音却不绝于耳。
的确,宣州的著名僧人,不仅是佛法精湛的高士,还是文采飞扬的诗人。当时来宣州参佛、修行、说法的僧人很多,李白与他们谈禅论诗,结下很深的情谊。其中就有宣州属县南陵的僧人通禅师,待通禅师离去,李白作诗惜别:“我闻隐静寺,山水多奇踪……他日南陵下,相期谷口逢。”(《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》)期待他日再见,后来李白果然去了南陵。这时期,李白还写有《寻山僧不遇》《别山僧》等交游“方外”之作。
身为天下名士,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”的李白,对布衣侠士、寻常百姓却能折节相交。宣州城北敬亭山下的纪氏酒坊,亦是李白日常流连之所,酒坊主人纪叟也成了李白的朋友。
在宣州的岁月快乐、悠闲、无拘无束,极大地释放了李白心中郁结的情绪,但终究无法完全排解他内心深处的寂寥与悲怆。他实在是敏感而矛盾的,会因一些外在景象心静如水,也时时会因人、因事、因物而引发身世之感,以及对国事、时局的感慨和愁思,忧国忧民的大悲悯情怀始终是他精神最光明的部分。
“白鹭下秋水,孤飞如坠霜。心闲且未去,独立沙洲傍。” 他见到一只白鹭鸶,从空中潜入秋水之中,像白霜一般洁白,秋水泛起白色微波,秋日的天空上白云悠悠飘动。静静地看着这一切,寂寞、清冷的感觉轻轻生起,心灵也一时放空,这种意境不觉凄凉,反而觉出了一种清淡之美。
“观鱼碧潭上,木落潭水清。日暮紫鳞跃,圆波处处生。凉烟浮竹尽,秋月照沙明。何必沧浪去,兹焉可濯缨。”李白在作《观鱼潭》之时,他的洒脱不羁的气质、傲视独立的人格、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无比鲜明地展现了出来。
“胡人吹玉笛,一半是秦声。十月吴山晓,梅花落敬亭。愁闻出塞曲,泪满逐臣缨。却望长安道,空怀恋主情。”(《观胡人吹笛》)与宇文太守、崔侍御等人观胡人吹笛,令他忆起“胡人”安禄山的骄横跋扈,对国家前途产生无尽忧虑,却只能空怀一腔热血,而报国无门。
尽管精神上承受着重压,但始终未曾放弃心中的理想;尽管忧愤苦闷愁绪满怀,但始终未曾消解豪迈雄放的气概,这一点在李白饯别李云之时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李云,又名李华,擅长文赋,进士及第,曾任秘书省校书郎,天宝十一载(752)任监察御史,为官清正不阿。新旧《唐书》均有《李华传》,但不见其任职宣州的记载。李白在宣州认他为族叔,这也是古人风习。李云离开宣州,李白为他饯行,作《饯校书叔云》:“少年费白日,歌笑矜朱颜。不知忽已老,喜见春风还。惜别且为欢,裴回桃李间。看花饮美酒,听鸟临晴山。向晚竹林寂,无人空闭关。”而后宣州官员聚饮于谢朓楼,送别李云,李白席上更作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:
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,
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。
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酒消愁愁更愁。
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
前者可以说是真正的饯别诗,而后者则全然是“借他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”了。这首长歌感怀身世,思绪瞬息变幻,波澜迭起;章句腾挪跌宕,起落无迹,奔放自然;气势慷慨豪迈,大开大阖,壮思欲飞;墨迹未干,便已传颂海内,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名篇。
天宝十三载(754)春,李白游金陵;秋天,他回到宣州。
一个晴朗的傍晚,李白独自移步谢朓楼。登高望远,风景如画,东边的句溪、宛溪静静流淌,两水环抱,其间一泊清澈的湖水泛出晶莹的光,有如明镜。两座长长的桥梁横跨于溪上,倒映在透明的水中,夕光照耀下,桥影幻映出璀璨奇异的色彩,美如天上的彩虹。远处静寂的原野上,缕缕炊烟飘起。丛林间,橘柚凋零,梧桐青黄,一派苍凉景象,正是秋光渐老之时。
江城如画里,山晚望晴空。
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。
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
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谢公。
——《秋登宣城谢朓北楼》
李白完全沉浸在他的思绪里,他的观察深刻而细致,下笔迅疾而精准,他抓住了刹那间的感受,用极其凝练的形象语言,在看似随意的点染中,高度概括了一幅秋日图景和深深弥漫在这个季节、物象中的气韵;他不仅写出了秋景,也写出了秋意。面对着谢朓当年吟赏的山川,李白在缅怀中感受到他们精神上的遥遥相接。而现实中人的境遇、家国的命运,使他更增苦闷,彷徨而又孤独,孤独而又渺茫,那样复杂微妙的情怀,又有谁能真正理解?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,写的正是李白的这种心境。
不同的心境赋予相同景物不同的感情色彩,这次重游宣州,李白的笔下又是另一番意味。还是崔八丈水亭,挚友崔成甫奉命离开宣州,将往金陵,李白依依送别崔氏兄弟,“秋风渡江来,吹落山上月”,“扁舟敬亭下,五两先飘扬。峡石入水花,碧流日更长。”(《送崔氏昆季之金陵》,一作《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》)没有了之前的明朗,而多了不尽的惆怅。
再行清溪,李白写道:“清溪清我心,水色异诸水。借问新安江,见底何如此?人行明镜中,鸟度屏风里。向晚猩猩啼,空悲远游子。”(《清溪行》)此时,李白不再注重写景状物,而更多的是表达他的主观感受,营造出一种悲凉清寂的境界。一个“空”字,道出了沉重的漂泊感,不仅是身体上的,还有精神上的。离开繁华而混乱的长安,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,固然感到“清我心”,但他敏锐地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家国巨变。虽然他怀有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,却只能避世远游,他被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的感觉笼罩,内心郁闷、落寞,而又孤寂。
这一年秋尽,李白自宣州城抵达宣州属县南陵,再到属县秋浦,游秋浦河、登九华山,然后到了黄山。
天宝十四载(755)春,李白又到浙江青田茅山,访问在此云游的老友元丹丘。夏,经横江去宣州属县当涂,再应宣城县令崔钦之邀回到宣州。
“尔有鸟迹书,相招琴溪饮。手迹尺素中,如天落云锦……”(《酬崔十五见招》)李白原在华山脚下与崔钦相识,天宝十四载至十五载,崔钦任宣城县令,其人有干吏之材,擅长书法,李白称他“令德之后,良材间生”。收到崔钦的书信,李白回诗作答,表达了他对崔县令才华的赞赏和书法的喜爱,以及对崔钦殷勤相邀的谢忱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这时,宣城太守宇文审已离开宣州。接任者赵悦,年已七旬,是李白旧日的忘年交。故友相见,分外亲切,郡、县新的官员都对李白深加接纳。主宾之间,诗酒流连,一时其乐融融。录事参军吴镇造像,求李白赐书,李白作《宣城吴录事画赞》:
大名之家,昭彰日月。生此髦士,风霜秀骨。图真像贤,传容写发。束带岳立,如朝天阙。岩岩兮谓四方之削成,澹澹兮申五湖之澄明。武库肃穆,辞峰峥嵘。大辩若讷,大音希声。默然不语,终为国桢。
李白就是李白,即便是应酬的诗文,也能写得超凡脱俗。客套赞语之外,还巧妙地借用老子的哲语,点明画像“默然不语”的特点和“终为国桢”的条件,使赞文多了一层寓意。
类似的还有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(并长序)。赵悦在城南鳌峰新建一亭,官员政余来此休闲,百姓亦来赏景游玩,可谓“官民同乐”。李白形容:“如鳌背突兀于太清,如鹏翼开张而欲行”;也赞美赵太守:“瞻而思之,罔敢大语。赵公来翔,有礼有章。煌煌锵锵,如文翁之堂。”
国家的形势越来越糟,而当政者毫无警觉,日益歌舞升平。李白虽受到赵悦等官员的优礼,但闲散之余,忧心国事之心不曾稍减,他仍希求有朝一日能伸展志愿,作鹏鲲飞举。因此,李白作长歌《赠宣城赵太守悦》:
赵得宝符盛,山河功业存。
三千堂上客,出入拥平原。
六国扬清风,英声何喧喧。
大贤茂远业,虎竹光南藩。
错落千丈松,虬龙盘古根。
枝下无俗草,所植唯兰荪。
忆在南阳时,始承国士恩。
公为柱下史,脱绣归田园。
伊昔簪白笔,幽都逐游魂。
持斧冠三军,霜清天北门。
差池宰两邑,鹗立重飞翻。
焚香入兰台,起草多芳言。
夔龙一顾重,矫翼凌翔鹓。
赤县扬雷声,强项闻至尊。
惊飙颓秀木,迹屈道弥敦。
出牧历三郡,所居猛兽奔。
迁人同卫鹤,谬上懿公轩。
自笑东郭履,侧惭狐白温。
闲吟步竹石,精义忘朝昏。
憔悴成丑士,风云何足论?
猕猴骑土牛,羸马夹双辕。
愿借羲皇景,为人照覆盆。
溟海不振荡,何由纵鹏鲲。
所期玄津白,倜傥假腾鶱。
曾国藩在《求阙斋读书录》中评说:“首十二句叙赵世胄之盛,‘忆在南阳’二十句,叙昔相见之早,并颂太守之贤。‘迁人’十六句谢赵款接之厚,仍冀其汲引也。”
这首诗结构严谨、内容深刻、清新飘逸、想象丰富,是李白五言诗中的名篇。李白赞颂了赵悦刚正不阿的人格,感慨他对自己的照拂,自嘲困顿的处境,空怀报国之志而难以实现;同时,也表达出他希冀得到赏识,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。在诗中,李白将大鹏作为抒发壮伟气概、表现巨大抱负的载体,他希望能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,搏击云天,去实现远大理想。同时,大鹏形象也是李白自由精神的化身,无论顺境逆境,大鹏那种任天而飞、旷达豪迈、傲岸自信的性格,贯穿着李白的一生。
李白忧心的事终于发生了。当年末,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叛唐,“安史之乱”爆发。
当时,李白游秋浦、泾县刚返回宣州。他的爱子伯禽尚留在东鲁,李白非常担忧。李白的崇拜者、门人武谔前来探望、保护他,闻知情由,自告奋勇去接伯禽,李白非常感动,作《赠武十七谔(并序)》赠之。
“乃是要离客,西来欲报恩。笑开燕匕首,拂拭竟无言。” 武谔就是要离那样的侠客,闻乱发后西来报恩;擦拭如荆轲刺秦的匕首,尽在不言中。“林回弃白璧,千里阻同奔。君为我致之,轻赍涉淮原。精诚合天道,不愧远游魂。”古人林回甘弃珍贵之白璧,携幼儿千里逃难;而今你为救我的儿子,轻装涉险淮海平原,如此天道精诚,不愧是孤身远游的豪侠英雄。一个重然诺、轻生死的侠客形象跃然纸上。
随即李白也离开宣州,前往宋城迎接夫人宗氏南下。
天宝十五载(756)岁初,李白与夫人抵达宣州属县当涂。这时洛阳失陷,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,中原板荡,李白再到宣州,准备避难剡中,留长诗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》:
双鹅飞洛阳,五马渡江徼。
何意上东门,胡雏更长啸。
中原走豺虎,烈火焚宗庙。
太白昼经天,颓阳掩馀照。
王城皆荡覆,世路成奔峭。
四海望长安,颦眉寡西笑。
苍生疑落叶,白骨空相吊。
连兵似雪山,破敌谁能料?
……
李白先以三个历史典故表明了安禄山叛乱前的种种迹象,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,不久,安禄山的叛军便如虎狼践踏中原大地,使夕阳也收敛了它的余晖。战乱中的百姓尸横遍野,生命像落叶那样轻微渺小。面对战火兵燹,朝廷一时毫无抵抗之力。而李白对时局、对民生、对社稷的关心和担忧也寓于字里行间。
……(续前)
我垂北溟翼,且学南山豹。
崔子贤主人,欢娱每相召。
胡床紫玉笛,却坐青云叫。
杨花满州城,置酒同临眺。
忽思剡溪去,水石远清妙。
雪尽天地明,风开湖山貌。
闷为洛生咏,醉发吴越调。
赤霞动金光,日足森海峤。
独散万古意,闲垂一溪钓。
猿近天上啼,人移月边棹。
无以墨绶苦,来求丹砂要。
华发长折腰,将贻陶公诮。
在不断恶化的时局中,素以济天下、救苍生自任的李白看不到实现抱负的途径,他的心情矛盾而复杂。“我垂北溟翼”,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;“且学南山豹”,反映了他在现实面前只能“以屈求伸”,也就是积聚力量、修养品行,以求时机到来时能有所为。接下去,李白又以轻快的笔调,记叙了与崔钦在宣州的愉快交往,劝他与自己一起隐居修道。全诗前半部分沉着悲愤,饱蘸血泪;后半部分轻松明快,满含情谊。整篇诗作看似很不协调,内容风格反差明显,但过渡自然,结合巧妙,全从题意行文出发,是一篇情深意切的临别赠言。
随后,李白到宣州属县溧阳,与“草圣”张旭相遇,留诗《猛虎行》,再经杭州抵越中。
六月,玄宗逃往蜀中,途经马嵬坡,军士哗变,杀杨国忠,赐死杨贵妃。 七月十二日,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,当年即改元至德,遥尊玄宗为太上皇,一时“二皇并存”。玄宗逃至汉中,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,以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、岭南、黔中、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,江陵郡大都督。九月十七日,肃宗李亨命广平王李豫、名将郭子仪为正副元帅,出兵征讨叛军。
李白听到郭子仪、李光弼在河北大胜的消息,又返金陵。得知玄宗入蜀,又向西行,至庐山暂居。
当时富庶的南方未遭兵燹,江淮租赋尽积于江陵。永王手握四道重兵,辖地数千里,便图谋占据金陵,保有江东,伺机而动。十一月,肃宗令永王归蜀,永王不听。因李白名扬天下,永王为壮声势,数次礼聘李白。几经犹豫,李白终于决定入永王幕府。
“……问我将何事,湍波历几重。貂裘非季子,鹤氅似王恭。谬忝燕台召,而陪郭隗踪。水流知入海,云去或从龙。树绕芦洲月,山呜鹊镇钟。还期如可访,台岭荫长松。”
崔钦问李白:你历尽风波险阻,到底想去干什么?李白答:我已接受永王征召,要像郭隗辅佐燕昭王那样,去帮助他建立功业。江水奔流,滔滔入海;风云激荡,巨龙飞腾。我这一去如能得偿所愿,功成身退,我们再于山间松荫下重逢。在这首《江上答崔宣城》中,可知李白对永王抱有很大期望,也表明了自己富贵浮云、功成身退的想法。
入世、出世,这两种情绪搅扰着李白的一生:报国无门,退隐不甘。其实,李白未必有经天纬地、经世致用之雄才,他的遭际对他个人来说是不幸的,却是中国文化之大幸。大唐因此少了一个官吏,却多了一位最伟大的诗人。没有李白的盛唐,就像华美高贵的皇冠上缺了一颗最璀璨的明珠。
但此时的李白并不知,这个决定将给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
至德二载(757)正月,永王引兵东出(永王实际出兵日为至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)。二月,永王与唐军战于丹阳,兵败被诛。李白被捕入浔阳狱。
夫人宗氏、妻弟宗璟为救李白而四处奔走。江南宣慰使崔涣、御史中丞宋若思也极力营救李白,使李白暂时获释。是年,宋若思出任宣城太守、江南西道采访使,领兵三千赴河南,辟李白为军幕参谋,掌军中文书事务。九月,李白卧病宿松。因仍未脱罪,且面临“世人皆欲杀”之困境,李白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;后得郭子仪之助,从轻发落,判流放夜郎。
乾元元年(758)四月,李白自浔阳出发,经江夏、岳州、江陵,冬入三峡。
乾元二年(759)三月,李白至白帝城遇赦,经南平、江陵至江夏,羁留到冬。再游洞庭湖,又至零陵,游潇湘。
上元元年(760)春,李白由洞庭湖返江夏。秋至浔阳,再登庐山,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。冬至建昌,岁末至豫章。
肃宗上元二年(761)春,李白沿长江东下金陵。流落此地,生活窘迫,靠人接济为生。是时季广琛为宣州刺史,充浙江西道节度使。季广琛本也参与永王叛乱,却又暗中归顺了朝廷,但他也因此与李白结下了一段渊源。
夏,李白回到宣州,他依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。饮宴、游览似乎同以前一样,参与平定“刘展之乱”的节度副使刘将军还赠予李白名驹紫骝马。
而在市井坊间,在宣州百姓眼里,李白还是初见时的李白。8年前,他们见证的一段君子之交,后来传为千古佳话。
纪叟酒坊内,李白手持酒杯,与一位老人会心一笑。
“但得酒中趣,莫为醒者传。”宣州出产优质稻米,水流清澈,非常适宜酿酒,南朝之后酿酒之风大盛。李白漫游天下,畅饮天下美酒,他的诗名也和“酒中仙”之名一样显赫。753年的宣州,李白第一次与纪叟“老春”相遇。从此,老春酒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之列。
在纪叟眼里,李白令人炫目的身份并不重要;但是,这是个爱酒、懂酒、尊重酒的人。爱酒的人数不胜数,懂酒的也大有人在,而爱酒、懂酒、尊重酒的人,却难能可贵。李白就是这样的人。他与一个普通的酿酒匠人做了朋友,纪叟引李白为酒中知音,向他捧出自己最好的酒。老春酒使李白诗情蓬勃燃烧,化作一首首传世佳作。
而今,李白再去敬亭山下寻访纪叟,老人已经作古。面对纪叟去世前特意留给自己的美酒,李白留下了几行简洁素朴、深切沉痛的文字:
纪叟黄泉里,还应酿老春。
夜台无李白,沽酒与何人?
——《哭宣城善酿纪叟》
纪叟和他的老春酒,被永远定格在经典之中。
李白在宣州度过了夏天,其间再游泾县。秋,李光弼讨伐史朝义,李白又请缨赴临淮投其军幕,因旧病复发,半道还,留居金陵。入冬,李白再回宣州。
处江湖之远、嫌疑之境,屡起退隐修道之意,却始终未敢忘忧国,李白实在是个矛盾的人。刘副使赴京述职,众人欢送,“斗酒满四筵,歌啸宛溪湄”,李白以诗作别:“君即刘越石,雄豪冠当时……千金市骏马,万里逐王师。结交楼烦将,侍从羽林儿。统兵捍吴越,豺虎不敢窥。大勋竟莫叙,已过秋风吹……”(长歌《宣城送刘副使入秦》)他盛赞刘节度副使像刘琨一样雄豪,统兵捍卫江东之地,虎狼般的叛军也不敢东窥;但他立下大勋绩而无嘉奖,功劳如被秋风吹过。这是李白对朝廷赏罚不公的批判,可能也蕴含着对自身遭遇的感叹,也未尝没有对将领们保家卫国之期望。
“秉钺有季公,凛然负英姿。寄深且戎幕,望重必台司……”手握兵权、英姿勃勃的季广琛节度使对你寄予厚望,将来你必成为栋梁之臣。“贵贱交不易,恐伤中园葵……此别又千里,秦吴渺天涯。月明关山苦,水剧陇头悲。借问几时还,春风入黄池。无令长相忆,折断绿杨枝”表达了李白对刘副使依依惜别、期盼再见的真挚感情。
不久,李白去南陵,宿五松山;至当涂卧病,寄宿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处。
代宗宝应元年(762)春三月,李白最后回归宣州。
他凭吊布衣之友蒋华,作《宣城哭蒋征君华》:“敬亭埋玉树,知是蒋征君。安得相如草,空余封禅文。池台空有月,辞赋旧凌云。独挂延陵剑,千秋在古坟。”他称这位宣州友人为知音,用司马相如和延陵季子的典故来表达他对友人去世的深切悼念之情。然后,身心俱疲的李白再登敬亭山。
敬亭山风景依然,而物是人非;不到十年间,天下大变,桑田沧海。一块奇石上,当年的题字已被镌刻。昔年李白游山,偶见一块奇石,下有云雾升腾,仿佛弥漫山间的烟云从这片巨石下飘出,于是他题下“云根”二字。曾经独坐冥思之处,心灵漫游于无极时空的奇妙感觉,尚可留待回味。而放眼俱见,那漫山遍野开遍的姹紫嫣红,就是敬亭山最美的杜鹃花。
蜀国曾闻子规鸟,宣城还见杜鹃花。
一叫一回肠一断,三春三月忆三巴。
在李白的家乡四川,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。先秦时期,蜀国有一个国王叫杜宇,号望帝,他爱护百姓,很得民心。后来失国身死,魂魄化作杜鹃鸟。杜鹃鸟不舍离开故土,徘徊翻飞,它啼出的血变成了杜鹃花,“望帝春心托杜鹃”;它的哀鸣好像在说“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”,如唤游子归来,故又名“子规(归)鸟”。
《宣城见杜鹃花》描写了敬亭山美丽的杜鹃花,勾起李白无尽的乡思。
“不如归去”,可是,何处是归途?
又是深秋的季节,李白到当涂依附从叔李阳冰,病况日下,自知无望,他将平生所著托付给李阳冰,留诗《献从叔当涂宰阳冰》。而李阳冰退隐在即,欲走却无路,仍将李白诗文辑成《草堂集》十卷,并为之作序,称李白“千载独步,唯公一人”,“唯公文章,横被六合,可谓力敌造化欤”。
宝应元年(762)十一月,李白病逝于宣州属县当涂。
但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个传说:李白醉酒于采石矶,扑入江中捉月,骑鲸羽化而去。的确,这似乎更符合“诗仙”李白浪漫传奇的诗意人生。
临终之际,李白作《临路歌》:“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余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石袂。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。”无限苍凉,慷慨悲壮,千秋万世之下,仍令人膜拜仰视。
李白的诗歌在宣州落下帷幕,中国历史上的“盛唐气象”也就此落幕。
李白的晚年无疑是失意的,但他绝没有失志。李白性情率真,才高千古,交游天下,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。李白在宣州,不仅与地方官员交好,还结识了三教九流人士,对他们真诚以待;而宣州无论官绅士民,无不对李白敬仰而又亲切,陪他游览山川、寻幽探秘、饮酒会友、论道谈禅等,使他身有所寄,有宾至如归之感。而李白豪迈豁达、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,在秀丽神奇的宣州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垂万世而不朽,成为宣州永远的骄傲。故此,李白与宣州,可谓相得益彰。李白生命的最后9年,除短期出游和投军、流放之外,有近5年的时间,都是在以古城宣州为中心的地方度过。李白把这里当作他的另一个家,他的心灵最后的皈依之地。
宣州,是李白浪漫传奇人生之旅的最后一站。
李白在宣州创作的诗歌,仅传世佳作就有60余篇,占《李太白集》近8%的篇幅;若加上宣州属县,则不下100篇。这些作品充满昂扬的激情、奇瑰的想象,生命力与创造力洋溢喷薄,铮铮风骨和雄健脉搏至今犹存。正是: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”中国古典诗歌,空前绝后者,李白一人。
是宣州,成就了一个完整的、属于全世界的伟大诗人。